吴志强解读街区制 |
|
|
近日,一则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“路线图”文件发布引来网友热议:“一旦小区不封闭,安全如何保证?”“我家小区的围墙是不是要拆掉了?”“小区道路跟环境买房时都是交了钱的,为何现在要变成公共的?”……
实际上,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,将有不同的实施细则后续出台。
同济大学副校长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错了,错了。这里面有误解了。”他表示,首先是概念错了,文件中提及的“封闭住宅小区”并非指所有的城市社区,而是指绵延数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“超级单位大院”和“超大小区”或者“超大楼盘”,关键是它们的超大封闭尺度影响了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结构体系,造成主干线打断形成大量丁字路。
“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”,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上看,要读懂三点:
第一,所谓的“封闭住宅小区”是指体量超大、阻碍城市路网的“城中之城”,并非是指所有的住宅小区;
第二,对大型房地产企业拿地、用地,要做出一定尺度限制,土地在出让方面,应该小块出让,不再是大片出让;
第三,通过发展都市中心地段街区制,畅通城市毛细血管,使城市路网稠密,四通八达,从而达到治堵的目的。城市规划建设,最终是怎么让百姓的生活更美好来决定的。
|
|
|
|